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1年度联合基金的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审批结果,我校bat365在线平台杨晓峰教授申报的重点支持项目“地外天体次表面硬岩采样机具失效机理与优化调控方法”获得资助。
杨晓峰,教授、博导,201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岩石力学及工程、岩石破碎理论与新技术、深空探测采样与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中石油、中石化、航天科技集团、中铁集团等企事业重大工程课题6项,探月四期、小行星、火星采样等型号预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5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篇,授权国家专利54项。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构专委会委员。
空间天体探测采样是以岩石力学与空间科学为基础,矿业工程学、机械工程学、材料学、传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地外天体次表面下硬岩采样机具失效问题对深空探测采样工程效率与任务完成产生重要影响,是当前深空探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性课题。本项目针对空间次表面地层采样的紧迫任务需求,开展空间天体地层探测采样领域的前沿研究,深入研究空间特殊环境硬岩钻进过程机具失效机理,提出天体次表面硬岩采样失效预防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方法,为保证空间采样任务的安全高效实施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对保障我国深空探测重大工程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联合基金项目包括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NSFA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气象联合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核技术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在每年的集中申报期受理申请,符合项目指南规定条件的科研人员可申报。欢迎我校教师积极申报!